1949年,华东野战军正式更名为第三野战军,人们习惯叫它“三野”。陈毅担任了司令员和政委的双重职务,粟裕则是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委。谭震林被任命为第一副政委,而唐亮负责政治部的工作。在“三野”的领导层里,谭震林是唯一一个没有获得军衔的将领。
谭震林没拿到军衔确实挺可惜的。他在三野的地位和粟裕差不多,甚至资历比粟裕还老。无论是资历还是战功,谭震林都完全够格当大将,最差也该是个上将。
谭震林在湖南攸县的一个工人家庭长大,只读了两年私塾就去了书纸店做学徒。在那儿,他借着工作的便利,接触了不少进步书籍,深受启发。受这些思想影响,他积极参与工人运动,并在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谭震林入党后,在家乡积极组织工人和农民运动。1927年年底,他率领工人队伍随同毛主席前往井冈山,参与了根据地的建设。相比之下,粟裕直到1928年才抵达井冈山,且当时的职位远低于谭震林。
在井冈山时期,谭震林先后担任了红四军第二纵队政委和红12军政委等重要职务。毛主席对他格外看重,十分信任。即便在毛主席遇到困难的时候,谭震林也一直站在他这边,给予坚定支持。可惜的是,他最终没有跟随毛主席踏上长征的征程。
红军大部队撤离苏区时,谭震林和张鼎丞、邓子恢、陈毅等人奉命留守,负责掩护工作。随后,谭震林与留守的战友们并肩作战,在艰苦的环境中开展了长达三年的游击斗争。
1938年,新四军成立不久,谭震林担任了第3支队的副司令员,而粟裕则是第2支队的副司令员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粟裕的职务逐渐与谭震林平起平坐。随着粟裕的军事才能不断展现,谭震林后来多次配合粟裕进行作战指挥。
谭震林主要负责政治工作,没怎么单独带兵打过大战,这点跟粟裕比有点差距。不过他在解放战争那会儿可没闲着,给粟裕打下手挺多。特别是当上华中野战军政委后,他跟着粟裕一块指挥作战,前前后后忙活了40多天。
1948年,谭震林与许世友联手指挥了济南战役等多场战斗。在淮海战役期间,他们成立了总前委,谭震林是其中的五位委员之一。不过,由于他主要负责政治工作,他的名声并不响亮,他的战功也因此很少被人提及。
新中国成立后,各地急需管理人才,谭震林被派到浙江担任书记,他在那里为当地的建设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。到了1954年,他被调到北京任职,两年后升任副总理,这一干就是十多年。
谭震林早在井冈山时期就受到毛主席的深刻影响。他为人正直,一生廉洁奉公。尽管他在高位任职数十年,甚至在1977年成为人大副委员长,达到副国级,但他始终不允许家人享受任何特权,对家庭成员要求极为严格。
谭震林和妻子一共生了6个孩子,但他从不鼓励孩子们走仕途或做生意。1982年,谭震林退出了重要领导职位。第二年9月30日,他在北京去世,享年81岁。
